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理 >> 学人学术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 2001年8月21日
小小芨芨草 治沙一大宝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21日电(记者王雷  林晓轩)新疆部分地区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利用废水试种芨芨草获得成功,为治理土壤沙化、盐碱化并结合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芨芨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耐盐碱,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能力,能够涵养水份、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同时,芨芨草又是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亩产可达1吨左右,纤维质量高,是造纸的优质原料,用于制浆可以节省碱和氯,取代木浆使用;另外,芨芨草叶茂盛,富含多种粗蛋白,是畜牧的优质饲料。正因为芨芨草具备了上述特点,使之成为新疆沙漠边缘地区固沙治沙的首选。

    近日,记者在新疆石河子市附近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沙漠就参观了这样一片芨芨草场。虽然地处沙漠,但利用废水喷灌的芨芨草却长势旺盛,最高的已达一人多高。一排排芨芨草纵横交错,连绵不绝,为这里带来了绿意与生机,也给人以沙漠变绿洲的憧憬与希望。

    据了解,自1996年起,石河子市造纸厂开始在此进行人工培育野生芨芨草,并结合当地干旱缺水的特点,研究利用造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种植芨芨草,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这里已建成4万亩芨芨草场,长势良好,已经使草场所在的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连多年不见的黄羊、野兔等野生动物也开始出没其间。该厂厂长李国民介绍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造纸过程中的大量废水搞绿化种植,在防风固沙的同时生产造纸原料。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对芨芨草的试种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成功。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广种植芨芨草,拟筹建100万亩芨芨草生态工程,并计划以芨芨草为原料将3万吨的年造纸能力提高到25万吨,形成‘ 污水--芨芨草--治沙治碱--造纸’的生态良性循环。”

    目前,新疆石河子市已将100万亩芨芨草生态工程项目上报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也已将此计划推荐给国家计委西部开发办公室,希望能将其纳入西部大开发建设项目。有关专家在对这一项目的论证意见中指出,该项目技术成熟、路线正确,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和新疆地区实际情况,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并将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生态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