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玲
看着日渐稀落的办公室的格子间,我多少意识到我们的网站已经病危了。尽管我做了最坏的打算,但还是特别害怕听到网站死掉的噩耗。
从前我连上上QQ的时间都抽不出,真若是上了,也是把它当作为采访工具。朋友们凌晨两三点也敢给我打手机,因为他们知道我此时可能还在整理刚刚采集来的专题资料。可现在,QQ几乎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情绪低落的整日闲聊,聊友们从"详细资料"得知我是做网络的,直截了当的上来问“你们的网站还没黄呢?”我强作镇静的回答,“没呢,可能转型后,会更好。”唉,自欺欺人的话自己说着都烦,于是干脆把职业栏的内容改成了制造业,再有人问,就说“造假币的!”
“网站怎么会成这个样子?”我一直为此不解,想想自己只是不出名的网站中不出名的职员,不是牵着网络的鼻子,而是拉着网络衣襟的最普通的IT人。也许你从我的经历中,多少能看见互联网投射出的巨大影子。
说来话长,我大学毕业后,到父母所在的国营企业,做了明知不会得到肯定答案的咨询:“是不是接收大学生?”答案是:“去年前年上前年上上前年,还积攒了不少待业的下岗的转业的退休的……”我强耐着性子,听完人事部门的难处和牢骚,就彻底断了继承父母职业的念想,开始了半年的辛苦求职路。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是应聘地方娱乐小报的记者。只招一个,但是报名的有60多人。去笔试的路上,我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男一女的谈话,男的正是去应聘,言谈间表示已经从内部弄到了题目,搞定了各层关系,职位非他莫属。但我还是完成了测试,包括到街头随即采访乞丐。最后被聘的,正是那个在公共汽车上,自信得令人生疑的男人,应证了“内定”的最初判断。其实这是个待遇不优厚,条件很苛刻的职位,不知为何还是有很多人争破脑袋。有一天看电视,老爸忽然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本家族里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远亲,坐在省领导的位置上!他思想斗争了好几天,还是带着礼物上省城去了。对老过时的求职思路,我根本不抱多少希望,自己谋到了另一个职位:打字员。 现在的大学生,为求生存而忍辱负重,几乎成了一代精神。做打字员,明显是低就,而且没有前途。但我想得开:这样练打字,总比上电脑培训班好。打字是练好了,但是这种无休无止的暗无天日的劳动,两三个月时间,就快把人逼疯了。
当时,我同学中,有人自学网络技术,在网上谋到职业,前途辉煌,“钱”途灿烂。我心动了,也卖了台电脑,上网了。
上网不到十天,只是在新浪搜狐之类大门户转转,看看新闻,聊天室进去了就被吓出来了。我对网络的了解,相当于走马观花观赏了一下风俗民情。忽然接到电话,是网友兼朋友“呵呵”,他也是我当时唯一的网友。他说:“我帮你找了个工作,在北京的网站,你明天就去!”这个消息,把我吓坏了。我原计划用一两年时间,业余自学,把网络技术搞通,独立地做个人网站,把访问量搞上去,那样才有资格在网络发展。没想到,还没学会游泳,就跨进风口浪尖了,心理准备都没有。
事情是这样:“呵呵”,上网不过半年,认识了几个雄心勃勃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全都辞职,有的放弃了年薪30万的外企职位,做了个中等规模的网站,正在招兵买马,初期招50人,搞大之后,整个团队需要100人。"呵可"就把我推荐过去了。那是处在北京最繁华地段的高大威猛的写字楼。多半楼层是外企的办事处,新近添了十几家网站,一派财大气粗朝气蓬勃的景象,出入的白领哥哥都是才俊风度,我上班的第一天,被告之:“以后不要穿牛仔裤和露脚趾头的凉鞋,一定要穿套裙和中跟皮鞋。”
总监是海外登陆的MBA,给员工发的E-MAIL,都是英文,说话也时不时冒英语单词。我应聘的是制作部的内容编辑,工作起来才发现这种生活,跟打字员是天壤之别。网络生活是全新和有活力的。高效率的管理模式、简单轻松的同事关系,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精彩的周末生活,酒吧,草原,游泳池......这一切,都愿意让人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干活。网站没有一天晚上不加班,C什么O们,常常要做通宵。每月初的全体会议上,老板都摇着"纳斯达克"的大旗,向员工们描述"英特纳雄耐尔"的美妙前程。当时,有三家门户网站在美国上市,所有的网站,都奔着那条独木桥而去。"让我们一起搞大!"直言不讳的口号,成了网站争先恐后的目标。地铁里,各个网站的广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那都是烧钱像烧落叶一样,不惜代价换来的"眼球"。上下班时,看到地铁里自己网站的广告,可以轻而易举地自豪一把两把。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在我到网站前,就有几个创业的元老极员工,离职了。他们对网络的信心不足。原因是“纳斯达克”开始下滑,整个网络都打了个喷嚏。但,网络依然“牛”气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