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上是老师 课下是羊倌
|
王建兵
内蒙古灾区失学儿童采访纪实(三) 3月12日午后,阳光斜洒在锡林郭勒盟东乌旗额吉淖日(母亲湖)学校空旷的操场上。偌大的校园里静悄悄的,没有孩子的快乐身影,听不到学童的朗朗读书声。
学校背后百步远的地方是一排教师宿舍。穿着毛衣、套着坎肩的钱俊安老师正忙着给山羊加草。看到记者,他有些不好意思。“大雪封路,东乌旗的学校都改在3月20号开学,我也抽空干点家务活。”说完,他自己笑了。45岁的钱俊安1980年从锡盟师范学院分配到额吉淖日学校。爱人10年前下了岗,一家三口的重担全压在他肩上。女儿正上高三,一年学费、住宿费就是4000元,靠钱老师一年6000多元收入有些吃力。 即将跨入高校大门的女儿让钱俊安忧喜交加,上大学到底要多少钱?钱老师心中没底,他只感到要钱的地方很多,自己的工资支撑不了。“实在不行,把这130多只羊卖了。” 羊是钱老师的命根子,去年羊绒卖了1万多元。今年大雪突降,草价猛涨,一捆草从入冬时的4.5元涨到16元,饲草就花了1万元。暴风雪冻死了20多只羊,一半母羊掉了羔。羊不上膘,羊绒又短又少,卖上好价钱不容易。加上每只山羊9元到24元的羊头税,今年保本都难了。剩下的草还能维持50天。钱老师盼着寒冬快快过去,羊能上山吃草。 学校教导主任何午阳说:“36名教职工中,靠养羊补贴生活的教师有五六位。除了工资,老师全年从学校牧场创收中分的‘活钱’不足100元,多的实在拿不出了!大学生来了一批又走了,前后已走了90多人。”何午阳20世纪70年代毕业于内蒙古师大中文系,他领到的780元工资是全校最高的。土豆、白菜和自家泡的酸菜是他的当家菜,羊肉和猪肉卖到每斤7元,他已经好久没尝到肉味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