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身边故事 >> 茶余饭后
文章来源:故乡  发布日期: 2003年8月15日
过年
大鸟


    小时候过年比现在有意思的多!
    那时候一进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制备年货了。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所以那是的年货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那时候买什么东西都得要本儿或是票儿,我记得有粮本儿、粮票儿、油票儿、肉票儿、布票儿、蛋票儿等许多种。这些“本儿”和“票儿”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因为当时讲的时定量供应。如果没有这些“本儿”或“票儿”,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而且那时候供应的东西有限,而且数量也不多比如说蔬菜只有大白菜,海货只有带鱼,单调的很,你还得提前买,如果错过了时候,人家可就卖完了,尤其是大白菜。大概和我一样,凡是从那时候过来的人大多都知道“冻储大白菜”这个名词。当时每到冬天大白菜就成了中国北方人的唯一蔬菜,家家户户都得买个二三百斤储存起来,留着冬天吃。那时候我家里没有冰箱,母亲总是把买来的这些年货放在一个铁桶里,搁在院子里冻着。我家在北方,冬天冷,户外自然就是人们的天然大“冰箱”了。
    鲁迅先生在《祝福》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像年底”,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春节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得第一大节日,大概就是因为它的内涵丰富,持续得时间最长的缘故吧。在腊月里看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我似乎就以及就已经闻到年的气息了。按照农历来讲,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儿”。因为按照旧时的习俗在这一天家家都要“祭灶”,也就是祭祀“灶王爷”。在我小的时候供奉“灶王爷”的人家已经不多了,我家就没有。虽然没有“灶王爷”,但是“祭灶”的一些习俗还是保留着,比如说放鞭炮、吃关东糖等。关东糖在我们那里被称作“糖瓜儿”或“大糖”,是一种麦芽糖,特甜而且特粘,吃的时候容易粘牙。在当时那可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零食呀。有的人还把它们摆在桌子上,用来招待客人。那糖粘的能拉出丝来,比现在的可强多了。
    “过年喽!过年喽!闺女要戴花,小子要鞭炮!”的确,小时候过年最难忘的,最高兴的还就得数放鞭炮了。那时候每到过年,我们那里就会有专门的鞭炮市场,人们俗称为“爆竹市”。这种“爆竹市”大约在腊月初十左右就开市了,一直要持续到旧历年底。市场占的面积很大,有十余亩地大小,所以一般都设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外。市上烟花和鞭炮的品种很多,像什么小鞭儿、双响儿(我们俗称二踢脚)、麻雷子等等品种全的很,而且每年都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新产品上市。由于放鞭炮十中国人过春节时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所以鞭炮也就成了重要的年货,因此“爆竹市”的生意也是格外的兴隆。记得小时候父亲每年都要领我去,每次都会买回许多我喜欢的鞭炮和烟花,留起来等着过年放。
    在我小时候,放鞭炮可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虽然在临近年底的时经常在街巷里看到到处放炮的淘气小子,也能时常听见几声炮响,但这毕竟只是春节的“序曲”,因为真正该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对于放鞭炮老百姓有着自己预定俗成的规矩。这些规矩体现着中国人过年的程序和内容。
    大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们那里称春联为“对子”,在贴对子之前肯定要放鞭炮,以示庆贺。每当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无比的亲切!
    到了三十晚上午夜十二点,这是新旧交替的时候,家家户户吃饺子,当然要放鞭炮。因为各家都在同一时间放,所以鞭炮的声音不在是噼里啪啦的,而是“哗哗”的响成了一片,连天都给映红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把最响的鞭炮和最漂亮的烟花拿出来燃放。那响声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此起彼伏,绵延不断。在这鞭炮声中你能感受到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祝福,就像听到了一曲春的交响乐,它预示旧年的逝去和新年的到来。旧的一年里的所有烦恼和忧愁仿佛都在这清脆的鞭炮声中烟消云散,永不复返。当时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中国普通百姓在这鞭炮声中得到最大的享受,感觉到最大的快慰……
    大年三十晚上最不可缺少的还有饺子。在我小时候,粗粮多,细粮少,平时很少能吃顿饺子。就是在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吃饺子已经不再是件希罕的事了。可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还是照例要吃的,因为这是的饺子有着它不同寻常的意义。据老人讲,饺子是取“交子”的谐音,意味着新与旧“交在子时”,有辞旧迎新的寓意,这时吃饺子不光是为了解饱,同时也蕴涵着一种对自己及亲人的一种深深的祝福。包饺子的时候全家齐上阵,各施所长。和面、和馅、包各有分工。那时候我小,不会包,只能帮着大人们擀饺子皮儿。大家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着饺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最能够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
    过了三十就是初一。大年初一这一天邻里间相互走动,拜年。在这天,看到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亲切,相互问一声“您过年好哇!”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祝愿。在我小时候,人们除了问候“过年好”以外还要再加上一句:“您坐一宿了吗?”所谓“坐一宿”就是指的一夜不睡,守岁。不论到谁家去拜年,你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当时每到初一早上,母亲总是早起,为的是把房间收拾干净,并把招待客人们用的香烟、茶叶及花生瓜子等准备好。现在有了电话和手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人们为了省事都在电话里拜年。但我觉得这样远没有大家相互走动那样亲切,“年味”就淡了许多。在初二至正月十五这几天里,人们大多在忙着去较远的亲戚家去拜年。比如母亲每年都在初三初四左右回娘家,看望我的姥姥和姥爷。
    正月十五,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我小时候,在这一天通常会有花会演出。花会也叫跳会,是中国北方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那时候,花会的种类很多,我记得著名的有“高跷会”(也叫‘蹬云会’)、舞龙、小车儿会、舞狮子会、武术会、重高会、大秧歌等等,都非常地精彩。其中最令我难忘地就是“重高会”。所谓“重高”就是一个人踩在高跷上行走,而他的肩上还站着一个人,有时是两个人,就像杂技“叠罗汉”一样,十分惊险,但演员们却是神态自若地进行着各种表演,这是需要多么高超地技艺呀!然而他们并不是专业地演员,都是普通的当地农民,我认为他们就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家。但是这种中国民间传统技艺就像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一样,现在已不多见了,甚至即将失传,细想起来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正月十五的晚上是过节的高潮,人们吃元宵、观灯、赏月。记得那时候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有“灯会”。家家户户在吃完元宵之后便都扶老携幼,出来观灯。小城的主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为了方便市民观灯,大马路就临时改成了“步行街”。街上除了灯以外还有许多卖小吃的和卖玩具的小摊儿。人们边走边赏灯,边议论。走累了就在小摊儿旁坐下来喝点儿热茶汤或是吃两块“驴打滚”。在这里你最能体会到中国人过节的气氛,繁荣、热烈、祥和。在这其中蕴涵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神韵。这种神韵是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任何外国人或外民族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虽然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有许多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一大堆的洋节日接踵而至,但是都不像春节那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她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无论你走到世界任何地方,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是她把所有炎黄子孙的心凝聚在一起,使得中华文化独放异彩。
 文章评论信息:
请您打分: 优秀 很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