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keshu
我曾经在老庙住过四年,那时我刚参加工作,19岁,正是一心想离开父母过自由生活的年纪。 我兴冲冲地去看将要入住的寝室。路上,门卫老伯告诉我,那房子解放前是座庙,解放后改做过学校,现在暂时充当老师的宿舍。很快,我眼前出现一座陈旧的江南式的四合院房子,朝南是走进老庙唯一的一扇木门,一推就“吱呀”作响,仿佛在向人诉说着它的历史。裂缝横生的楼梯,更是每走一步就会有一种声音从脚下传来,让人不由地胆战心惊。角落里多的是蜘蛛网,蜘蛛们旁若无人地在网中央闭目养神……这个灰暗、破旧的“出土文物”让我顿时心生厌恶,一种深深的失望随即涌上心头。 可我最终还是坚持不了每天来回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怕迟到,更怕天天早起。两个月后,我只得背着铺盖走进了老庙。没想到,我竟然慢慢喜欢上了老庙。 每天放学以后,是老庙最热闹的一段时光。有时,我们正在老庙中央的天井里择菜,几个胆大点的学生三三两两地从那扇门里溜进来,讨好地帮着择菜,一边小心翼翼地打探:“老师,让我们在这打会羽毛球吧?”得到应许后,一阵欢呼雀跃,很快地,从门的那端又会涌进一群等待已久的。我们也常常按捺不住,与学生们闹成一片。天井的北面,放置了许多乒乓球桌,男同学都爱在那儿打乒乓,还玩“抢王”游戏。一阵高过一阵的助威声,赢了对手当上大王以后激动地用乒乓板敲击桌子的声音,引得男同事在烧菜的间歇里,冲出西边的那个小厨房,急切地加入到他们的激战中。直到有个学生一声惊叫:“菜烧焦了!”他们才急匆匆丢下球拍,飞一般地冲回厨房。 老庙里热闹的第二个高峰便是晚上。饭后,我们坐在天井里闲聊,眼睛瞄到了北边的那几根大柱,就拿男同事调侃:谁敢爬上那柱子?只要刨下雕像上的一两“老庙”黄金,我就做他的女朋友。还真惹得男同事手脚痒痒的跃跃欲试。讲到口干舌燥,正好从水桶里拿出“冰镇”西瓜,轻轻地一着地,便“叭”地一声裂了,于是,大家又说笑着开始抢西瓜了。 待到洗漱完毕,大家躺在木床上,隔着木板墙聊天,从各自的学生聊起,一路聊到天南地北,聊到夜深人静。第二天呢,常常赖在床上不肯起来,直到上班时间快要逼近,才一个接一个地开门出来,披头散发地挤在水龙头边,口里吐着牙膏沫,互相推卸误了早起瘦身的责任。男同事呢,都还在东边的房间里做着美梦吧。当然,临出老庙的大门时,我们总忘不了齐声高喊:“校长来了!”这一声还真灵,不出10分钟,男同事便会准时地出现在办公室里。 于是,这新的一天,老庙就静静地呆在那里,无论是和煦的阳光洒在她身上,或是绵绵细雨淋湿了她,她都像极了我们家中的老祖母,耐心地在那里等候我们回家。 我们的入住,给老庙带来了勃勃生机,而老庙,也以她独有的安详练就了我们的沉稳。许多年过去了,我们都像老庙大门上方燕巢中的小燕子,羽翼渐丰后,一个个离开了她。后来我曾独自去过一趟老庙,可早已物是人非。再后来,听说老师们都般进了新的宿舍。 我于是越发地怀念老庙,怀念那些与我一起在岁月里成长的伙伴了。我们曾一起为学生毫无保留地付出,也曾在那情窦初开的年纪里一起忧伤,一起欢笑……老庙见证了我们的成长,看见她,我便自然地想起那段虽然朴实无华却是充满了激情与热情的岁月。今后,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岁月会重头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