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目前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姓 >> 城里乡下 >> 田间地头
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 2001年11月25日
干部下乡该如何吃饭?
李忠春

    近日,一家省报报道了一个县取消村办伙食点,重新实行派饭制的消息。报道说,这个县自去年5月以来,将全县村办伙食点全部取消,干部下乡一律吃派饭。从147个小食堂的锅灶被拆掉之日起,共有4250多个农户在自己家接待了各级下乡干部,仅此一项就直接减轻农民负担180多万元。

    可以说,自从各级领导干部开始下农村、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就产生了下乡干部如何吃饭这个问题。

    建国初期,很多干部下乡都兴吃“敲门饭”。当时一些地方流行着一首打油诗:“事先不打招呼,饭时碰啥吃啥,多双筷子多个碗,不是一家胜一家。”当时,群众管干部饭,感觉这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荣誉。村里来了干部,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邀请干部到家里吃饭,干群关系亲如一家,形同鱼水。

    随着干部下基层的增多,为改进工作作风,减轻当时并不富裕的农民的负担,开始实行派饭制。干部轮流到农民家中,有啥吃啥,当然,热情的农民兄弟总会拿出家中最好的东西招待来自上级的客人。应当说,吃轮流坐庄的派饭,农民欢迎,与干部坐在炕头上,边吃边聊,掏心窝的话说。许多问题就在炕头上、饭桌边谈开了,解决了。后来,通迅、交通条件便利了,人未出发,电话先行。人还未到,招待方案已经制定好了,是什么级别的,吃什么标准,吃饭应有什么内容。而这些,一般的农民兄弟是办不到的,于是,村里开上了小灶,设上了小食堂,还专门拨出了招待费,雇上了专职采购员和厨师。别看村办食堂,这里不比城里饭店差多少,要啥有啥,几菜一汤,好酒尽尝,油嘴一抹,岂不舒畅?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餐饮业也如雨后春笋,各地的星级饭店、招待所、路边店、餐厅,可谓林林总总。有了如此众多的场所,公款吃喝风就吹遍了大江南北,由小吃小喝慢慢演变成大吃大喝、胡吃海喝。中央虽然规定几菜几汤,但上有对策,下有对策,花样翻新,与你玩起了捉迷藏!小车一坐,雅间一进,歌曲一唱,小酒一喝,心情为之一畅!难怪有人戏说道:“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

    何以如此执着,说穿了,这些吃喝花的都是公款。既是花公款,吃座金山银山也不会有人心痛;上级有文件提要求,也就会揣着明白装糊涂,你说你的,我照吃不误!如果花自己的钱,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

    因此,根治这种顽症,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取消公款吃喝,不管是谁,都自己掏腰包吃饭,这样可以省却许多麻烦,中央也用不着反复提倡,新闻媒体也就不会把这些本不是新闻的事情当成新闻来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