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水与增收双赢
|
彭俊
4 月初,记者踏上甘肃张掖的土地。此时的张掖农村,人们正在节水上大做文章。记者惊喜地发现,通过节水,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种植结构,最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一座简单的大棚,一席薄薄的地膜,甚至一个小小的节水产品,所起的作用不单是节水,也改变了当地农民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率由此得到大幅提升
张掖地区分管农业的副专员张正谦说:“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恰恰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被人称作‘金张掖’。只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金张掖”发生了“水危机”。此话一点也不夸张。据介绍,目前张掖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 1250 立方米,远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张掖共有耕地 400 万亩,而每年 4—6 月“卡脖子旱”期间,就有近 70 万亩农田不能适时灌溉。在用水量较大的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之间,民间的水事纠纷多年不断,甚至为此多次发生械斗。
缓解水事矛盾,当务之急是节水;对农业而言,节水首先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在近几年农民增收缓慢的情况下,让他们在节水工程、设施和技术上花钱,会不会得不偿失?
走进张掖市梁家墩镇 5 号村,一排排整齐的日光温室映入记者眼帘。刘华指着路边的一间对记者说:“这是我家大棚,建一个得花几千块钱。钱是花了,但水也省下了。”其实,省下的又岂止是水。5 号村的大棚统一设计、统一标准,都安装了滴灌设备,据称节水率达到 63%,节电率达到 71%,节省肥料 47%,增产蔬菜 24%……
节水,增加了成本,却降低了用水量。一座简单的大棚,一席薄薄的地膜,甚至一个小小的节水产品,所起的作用不单是节水,而是改变了当地农民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率由此得到大幅提升。难怪除了大棚之外,只要和节水有关的,不管是沟渠改造的大工程,还是“保水剂”等节水小产品,都无一例外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在张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必须考虑水资源的制约因素。正是在不断寻找既节水又高效的品种过程中,张掖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从张掖县城往东 10 余公里,有一处荒滩地,白碱皑皑,沙石遍地。当地人说,几十年前,这里曾经泉水汩汩,号称有清泉百眼。“收获季节,这里有一望无际黄灿灿的水稻。如今,连野草都不长了。”历史上,用水不愁的张掖人,曾创造了在西北种植 10 万亩水稻的奇迹;今天,水稻成了第一个被淘汰的对象,“全区水稻目前仅剩不到 3 万亩,我们的目标是,3 年内,把水稻的种植面积再进一步降下来。”副专员张正谦如是说。
调减水稻只是张掖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在张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必须考虑水资源的制约因素。正是在不断寻找既节水又高效的品种过程中,张掖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说起高效益的节水品种,地区农委的同志如数家珍:“张掖市的食用菌,高台县的苜蓿草,民乐县的中药材,临泽县的葡萄,走到哪个县都能看到这样的高效节水产业。”
走进周善伟的大棚,记者眼前一亮:如此鲜嫩雪白的蘑菇以往倒真是少见。“这叫白平菇,不但外观好看,口感也非常好。一年能摘六七茬,一个棚少说 1.5 万公斤,外边公司来收,半公斤 1.3 元到 1.5 元。种这,能省水,一个棚子 10 方水就够,也能挣钱……”小伙子边说边摆弄手里的蘑菇。每天,周善伟都要在自己的 6 个大棚里转来转去,一面察看蘑菇长势,一面指挥小工们采摘。虽是早春天气,这位穿单衣的年轻人还是忙得满头是汗,仿佛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在张掖市龙溪乡水源村,像周善伟这样的“蘑菇户”据说占到了六成以上,水源村由此成了“蘑菇村”。小小蘑菇,不仅保住了水源村的水源,还给村里带来了滚滚财源。在张掖地区,类似的苜蓿村、葡萄乡、中药镇,更给这片日渐陷入水困之中的塞上绿洲带来了勃勃生机。
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张掖的水节省下来了,农民的收入也增长上去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种种限制,使得上述成就只能是初步的……
我国是一个整体上缺水的国家,张掖在处理节水与增收上所做的文章,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但就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金张掖”这个西北亮点,在全国范围就不那么突出了。正因如此,尽管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张掖的水节省下来了,农民的收入也增长上去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种种限制,使得上述成就只能是初步的……
拿大棚来说,张掖全地区 400 万亩耕地中,进入大棚温室的不足 1%。建一个大棚,按 5 分地算,标准高的需 8000 元左右,即使最简易的土棚,往少了说也得一两千元。像刘华那样的农民是幸运的,因为他所在的村子正好被列为政府推广温室农业的示范点,每建一个棚子政府都有财政补贴。从张掖地区行署到各县(市)政府,财政都比较紧张,基本属于吃饭财政,一时拿不出更多的钱贴给农民。对大多数农民而言,人人都知道大棚的好处,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很难迈出转变生产方式的第一步。
再说技术。节水而又高效的品种,大都是一些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品种,农民栽培过程中,技术上稍有偏差,极有可能血本无归。临泽县板桥乡板桥村的褚多俊,眼下就面临着这个问题。去年冬天,在乡政府的号召下,褚多俊凑了几千元钱,招呼十几名亲友忙了整整几天几宿,把木耳养料灌上了,把木耳种子埋下了,可是开春至今,木耳种子一点动静都没有,有的甚至发了霉。“乡里说是来技术员,到现在也没露面啊。”小褚很是焦急。乡里也犯难:“农技站就两三个技术员,全乡那么多农户,忙不过来。”
此外,还有大型节水工程的资金问题、结构调整后新品种的市场销售问题等等,用当地官员的话说,“以节水促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并以此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我们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可不敢躺着睡大觉啊!”
压力如何变动力(编辑点评)
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各地都有很多经验,但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水资源的紧缺便是其中之一。
水是农业的血脉。大田灌溉需要水,经济作物也离不开水。没有水,种植业将颗粒无收,而种植业恰恰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不仅西北缺水,中部地区也缺水,就是目前水量相对丰富的东部地区,如果不省着点用,现有的水资源也难以长久承载日益沉重的人口负担。因此说,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中,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压力。
张掖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成了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又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尽管他们的探索刚刚起步,尚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他们的思路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的。
|
|
|
|
|